第9章 09 长江黄河论
A+ A-

  “学生的确有几点见解。”

  朱允熥怡然不惧,侃侃而谈:“刚才二哥所说的明君贤臣,从大处着手,讲了一些世人皆知的道理,什么德行,什么仁义,什么选贤用能,通通都是空话套话屁话!”

  朱允炆眉头一皱,朱允熥这样子说,相当于从根子上在否定他刚才所说。

  他心中有几分怒气,但面上不显露分毫,只是淡淡问道:“不知道三弟有什么想法?如何才能够说到实处?”

  “这倒是简单,不过在回答二哥这问题之前,我想请教二哥几件事情。”

  “三弟请讲!”

  朱允熥倒背双手,笑道:“我也不难为二哥,这明君嘛,没什么好问的,二哥也没当过皇帝,自然是只能妄加揣度。

  二哥刚才所说三点:能为百姓做事,能替君上分忧,能解万民之苦,如此才能称得上是贤臣。

  我想请问二哥,只要做到这些,就是贤臣吗?”

  一旁黄子澄闻言,心头一凛,暗道三殿下好生阴狠的问法。

  这问题无头无尾,贸然回答,绝对会落入朱允熥的逻辑陷阱之中,到时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是与不是都不能回答,关键是如何从这问题中跳出来,不能简单地跟着朱允熥的思路去走。

  朱允炆眉头微皱,但不上当,道:“三弟忽略了一个前提,须得德才兼备才可。”

  “二哥说得对,德才兼备之人,才是贤臣,但是我想请问二哥,在大明,这样的人,多还是少?”

  朱允炆一愣,这问题竟会如此简单?

  其中莫非有诈?

  朱允炆暗暗瞥了眼黄子澄面色,见他面色难看,眉头紧蹙,当即知道这问题绝对不好回答,原本到了嘴边的“多”,也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这里面有坑,但是他暂时没有发现,一时间不做回答,只是静静的开始思考。

  殿外,刘三吾和方孝儒两人面色惊讶不已,心中暗道朱允熥殿下这口舌之尖利,远超眼前年龄。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算是科举的状元,无心之下也很可能回答错误。

  非得是那些在朝堂上经历过一番的官员,才有可能看出里面的险恶陷阱,可要想回答,也得花上些许时间。

  简单而言,这并非是一个贤臣多少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洪武一朝政治生态的致命问题。

  朱元璋看着面露难色的众人,又看看神色镇静,胜券在握的朱允熥,心中不免疑惑。

  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东西,一句话之中两三个坑,稍有不慎,人就被绕进去了。

  难怪昨晚允炆招架不住,这就是标儿来了,也得小心琢磨、仔细斟酌。

  但是让他更为好奇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

  允炆指望不上了,看这模样就差没低头认输,可朱元璋想着听一听熥儿的答案,便在刘三吾耳边道:“你给咱问问,他的看法!”

  刘三吾点了点头,走进殿内,问道:“殿下这个问题着实难以回答,臣很好奇,如果是殿下,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刘师!”

  朱允熥行了一礼,又看了看朱允炆难看的脸色,笑道:

  “这问题其实也不难,二哥只是不敢说真话罢了。从成汤到如今,已经有数千年时间,其间王朝大小数十个,臣子有如过江之鲫,且不说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就是那些留下姓名的臣子,其中也是少有德才兼备者!”

  朱允炆听罢悚然一惊,深感懊恼,他脑子没转的这么快,加之见黄师面色不对,心中慌乱几分,一时间失了分寸,脑海中更是一团浆糊。

  这问题摆明了可以旁敲侧击着去回答,大明朝如何先不论,先定下一个基调,从商周到大明,几千年时光之中,一直是如此。

  强如汉唐尚且不能免俗,更何况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大明朝,同样依然是如此。

  如此回答,便可巧妙避开陷阱,不至于落入彀中。

  朱允炆看着神态自若面色平静的朱允熥,咬了咬牙,自己这三弟,自从昨晚之后,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在心内爆发,朱允炆看向朱允熥的眼神中,多出几分戒备之色。

  刘三吾听完,也不免感慨,这问题问的就是一个临场应变以及语言艺术。

  他万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有如此思辨能力,这番话就算是一个户部主事,也未必能够阐述清楚。

  殿下如今才十三岁,就有如此头脑,书中总说甘罗十三岁拜相,刘三吾之前还有所怀疑,现如今见到朱允熥,这事情就显得十分可信了。

  “熥儿,咱问问你,怎么去选人用人?”

  朱元璋从殿外走了进来,众人都是一惊。

  “叩见陛下!”

  “叩见皇祖父!”

  “免了,都起来。”

  朱元璋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目光再度看向朱允熥,“你刚才说的咱都听见了,咱还想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即便是直面洪武皇帝,朱允熥也没有丝毫怯场,多少年阅历让他此刻能够保持平静,目光与朱元璋碰撞,充满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

  “皇祖父,这事情一两句话来也说不太清,孙儿就用长江与黄河做比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咱要看看,你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

  自从登基称帝以来,他威势越发重,往日的兄弟都不敢直视他,也就妹子和标儿,敢和他对视。

  妹子前些年走了,如今标儿也弃他而去,朱元璋越发感到孤独,没想到自己的孙儿,竟然毫不畏惧,一双狭长的眼睛明亮有神。

  像,太像了!那眼神,简直和标儿如出一辙。

  这份野性,和常氏一模一样,那个野性十足的太子妃,他最满意的儿媳。

  心中波澜起,但朱元璋面上不显半分,到他这个年纪,喜怒不形于色,简单至极。

  朱允熥狭长的双眸一扫众人,眼前似乎浮现起三皇会审海刚峰的情景来,那时他已经认可了海刚峰,知晓他是大明朝一把神剑。

  如今在这,面对老祖宗洪武皇帝,朱允熥再次说起长江黄河论调:

  “皇祖父,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

  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

  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黄师和二哥都不懂这个道理,说什么选贤用能、徳才兼备,又如何做到?

  再者,黄河水浊会泛滥,长江水清也会泛滥,难道就因水清水浊而无视泛滥?

  德才兼备者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有德无才,有才无德,又或者二者皆无。

  天地本不全,为君者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偏不倚,无论水清还是水浊,都要用,都要管。

  孙儿浅知薄见,班门弄斧,皇祖父不要怪罪。”

  ……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01 我是嘉靖,也是皇孙朱允熥 第2章 02 二哥好口舌 第3章 03 千古雄主朱元璋 第4章 04 以退为进 第5章 05 纵欲过度 第6章 06 借刀杀人 第7章 07 浪子回头 第8章 08 明君贤臣论 第9章 09 长江黄河论 第10章 10 熥儿心思单纯(求追读) 第11章 11 储君之位(求追读) 第12章 12 自信罚抄 第13章 13 兄友弟恭 第14章 14 一个大逼兜 第15章 15 封朱允熥,为大明吴王 vip 第16章 16 朱允炆的反击 vip 第17章 17 为吴王殿下贺 vip 第18章 18 什么档次 vip 第19章 19 建文三宝 vip 第20章 20 亡于暴政 vip 第21章 21 你,没有根 vip 第22章 22 转变 vip 第23章 23 种地 vip 第24章 24 老当益壮(求追读) vip 第25章 25 小聪明,大智慧(求追读) vip 第26章 26 除草去 vip 第27章 27 我悟了 vip 第28章 28 妙计 vip 第29章 29 卧龙凤雏 vip 第30章 30 治安疏 vip 第31章 31 伤**个头 vip 第32章 32 死罪可免 vip 第33章 33 吕氏之智 vip 第34章 34 千里之堤 vip 第35章 35 罪在黄子澄 vip 第36章 36 吴王说三害 vip 第37章 37 黄师救我 vip 第38章 38 病的厉害(求追读) vip 第39章 39 计谋落空(求追读) vip 第40章 40 来了新人 vip 第41章 41 卓怼怼 vip 第42章 42 老百姓要的 vip 第43章 43 毕其功于一役 vip 第44章 44 老朱的震惊 vip 第45章 45 好圣孙 vip 第46章 突发!号没了! vip 第47章 46 请陛下定嫡庶之分 vip 第48章 47 孰为太后? vip 第49章 48 谋士以身入局 vip 第50章 49 定嫡庶之分 vip 第51章 50 我怎么可能会输?(求追读) vip 第52章 51 为了大局,再苦一苦老朱(求追读) vip 第53章 52 我真傻,真的 vip 第54章 53 这么多毛病,你瞧不出来? vip 第55章 54 好小子,像咱 vip 第56章 55 臣有一计,可使嫡长之位失而复得 vip 第57章 56 可知汉武巫蛊之祸 vip 第58章 57 我要学太宗 vip 第59章 58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 vip 第60章 59 你呀,就是太善良了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