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6 借刀杀人
A+ A-

  “微臣语焉不详、阐述不明,让陛下有所误解,实乃微臣之罪!”

  在皇帝面前乱说话可是重罪,戴思恭急忙解释:“微臣所说精力消耗过度,乃是皇孙殿下年幼,为玩乐所消耗,以致每日精神耗费过重,思虑加深,这才神乏气虚。”

  朱元璋若有所思,小孩子玩心重,这是天性。

  皇子皇孙生活优渥,不需要担心吃穿用度,自然精力更为旺盛,玩心也会更重。

  朱元璋想起来,大本堂中负责教授学问的刘三吾曾经提及,皇三孙殿下不喜读书、神思不专,常有走神。

  问及书中知识,也是答非所问,与皇次孙殿下相比,相差甚远。

  但锦衣卫记载不会作假,在场众人亲眼所见,熥儿昨晚表现堪称惊艳,三言两语间就驳得允炆哑口无言。

  如此清晰的口才,如此快速的反应,与刘三吾等人所说背道而驰。

  难不成是刘三吾在说谎,故意贬低咱这好孙儿?

  朱元璋有所思绪,一想到刘三吾为人,便摇了摇头。

  刘三吾虽说迂腐了些,但为人忠正恳实,说话素来有分寸,不会狂言造次。

  更何况之前标儿还在,其他翰林学士,也用不着踩一捧一。

  如此矛盾之事出现在熥儿身上,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熥儿,在藏拙!

  朱元璋看着带有昏厥记录的奏折,又问道:

  “咱看了熥儿昏厥的记录,很奇怪,为什么大部分昏厥,都有御医前往诊治,唯独有那么几天,御医不闻不问?太医院已经失职如此了?”

  感受到皇帝语气中那份不满,戴思恭悚然一惊,又想起方才朱允熥所说,不禁感叹皇三孙殿下实在算无遗策,连这一点都已经想到。

  他不假思索,按着朱允熥给出的解释来回答:

  “启奏陛下,太医院向来是有召必去,不存在有故意推诿不去之事,东宫宣召,臣不敢有不从,只是未得宣召,臣也不能擅闯东宫。”

  这话说得清楚明白,朱元璋问清实情,心中怒火勃然。

  自家孙儿昏厥,这是多么大的事情,太医院竟然没得到东宫的宣召,谁这么大胆子,敢从中作梗,欺上瞒下?

  莫非以为咱废了锦衣卫多种职权,就觉得咱成了瞎子,看不到这宫中之事?

  “你先回去,今天的事情,咱不希望外面知道半个字!”

  “微臣遵旨!”

  戴思恭心头大石落下,缓缓退出殿外,风一吹,竟然浑身发冷,一摸,衣服都已经被汗水浸透。

  刚走出几步,身后殿内传来朱元璋冷厉的声音:“来人,叫蒋瓛来!”

  戴思恭身子猛的一颤,眼前有昏黑之象,脚步凌乱踉跄,好悬没有摔倒在地。

  幸亏旁边太监眼疾手快扶住,他才避免摔倒在地,缓和一阵,这才缓过神来。

  不敢迟疑,戴思恭快步离开。

  刚才陛下宣召的蒋瓛,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手段狠辣,上任不过数月,就已经凶名在外。

  联想到皇帝刚才所问,戴思恭暗叹一声多事之秋,不知又要有多少人头落地。

  ……

  朱允熥目送着戴思恭走远,心里清楚,昨晚上那一番话,应该是起了作用。

  有人在暗中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这事情朱允熥不觉得意外。

  皇储之位不是一件马虎事情,朱元璋也不是头脑昏聩的帝王,自然会谨慎处置。

  懿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从儿子之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只能够选择秦王。

  但是早在朱元璋将观音奴许配给秦王时,这份可能就已经断绝!

  堂堂大明皇帝,皇后可以是平民百姓家中的女儿,也可以是勋贵家族的千金。

  但唯独不能是胡元余孽!

  否则,叫天下人如何去看大明皇帝?

  既然无法选择秦王,剩下的晋王燕王更不可能,一旦选择,那势必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嫡长子继承制,避免的就是骨肉相残,皇室操戈。

  大唐的教训犹在眼前,自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每一次权力的交接,都伴随着血腥政变。

  朱元璋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故此只能有第二个选择。

  从朱标的子嗣中挑选一个,来做储君!

  原本,如果朱雄英还活着,那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惜,朱雄英夭折,剩下的几个皇孙之中,四子朱允熞和五子朱允熙年纪太小,直接失去竞争资格。

  唯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年纪相对合适,有竞争的资格。

  脑海中思绪不断,朱允熥不得不感慨,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有所定数。

  自己这二哥,子凭母贵,算是嫡子,选他,能堵住群臣之口,也能叫诸王没有话说。

  而他自己,身份更是尊贵,只要表现稍微正常一些,赢面反而更大,立为皇储,谁也无法质疑。

  奈何,这是个烂摊子!

  朱允熥迈步走进大本堂,将脑海中思绪压下。

  面对暂时占据优势的敌人,必须先要折断他的羽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其围堵攻击。

  对付杨廷和时,他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只是那老狐狸官场倾轧下来,智谋非凡,心机颇深,给他狠狠上了一课。

  可朱允炆不是杨廷和那种老狐狸,昨晚上一番试探,朱允熥信心更足。

  对付他,用不了太多手段,甚至不用亲自出手。

  只消平时多挖些坑,多和他相处一段时间,朱允炆就会自动露出马脚,自乱阵脚,从而全面崩盘。

  “斗吧斗吧,我不同你斗,让皇祖父和你去斗,让你自己和自己斗,我只稳坐高台,看你自溃!”

  “参见殿下!”

  守宫侍卫的声音将朱允熥心绪唤回,他往前一看,已经有几人在殿前等待。

  为首的那人白发白须,年纪颇大,但依旧精神矍铄,站在那里如同一棵苍松,风骨清奇。

  他翻找脑海中记忆,这位应当是翰林学士刘三吾,“三老”之一,为人慷慨坦荡,忠正恳实。

  刘三吾身后三人,从左往右,分别是翰林编修、太子伴读黄子澄,翰林编修齐泰,以及那位传言被灭十族的大儒方孝儒。

  四人往那一站,面色各有不同。

  太子病逝,除去刚开始三天外,朱元璋规定,诸皇子皇孙每日祭拜之后,还是要去大本堂读书。

  只是时间稍有推迟,眼下四人在这迎接,原以为先入门的应当是皇次孙朱允炆,没成想是皇三孙朱允熥,那个不喜读书的顽劣纨绔子!

  ……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01 我是嘉靖,也是皇孙朱允熥 第2章 02 二哥好口舌 第3章 03 千古雄主朱元璋 第4章 04 以退为进 第5章 05 纵欲过度 第6章 06 借刀杀人 第7章 07 浪子回头 第8章 08 明君贤臣论 第9章 09 长江黄河论 第10章 10 熥儿心思单纯(求追读) 第11章 11 储君之位(求追读) 第12章 12 自信罚抄 第13章 13 兄友弟恭 第14章 14 一个大逼兜 第15章 15 封朱允熥,为大明吴王 vip 第16章 16 朱允炆的反击 vip 第17章 17 为吴王殿下贺 vip 第18章 18 什么档次 vip 第19章 19 建文三宝 vip 第20章 20 亡于暴政 vip 第21章 21 你,没有根 vip 第22章 22 转变 vip 第23章 23 种地 vip 第24章 24 老当益壮(求追读) vip 第25章 25 小聪明,大智慧(求追读) vip 第26章 26 除草去 vip 第27章 27 我悟了 vip 第28章 28 妙计 vip 第29章 29 卧龙凤雏 vip 第30章 30 治安疏 vip 第31章 31 伤**个头 vip 第32章 32 死罪可免 vip 第33章 33 吕氏之智 vip 第34章 34 千里之堤 vip 第35章 35 罪在黄子澄 vip 第36章 36 吴王说三害 vip 第37章 37 黄师救我 vip 第38章 38 病的厉害(求追读) vip 第39章 39 计谋落空(求追读) vip 第40章 40 来了新人 vip 第41章 41 卓怼怼 vip 第42章 42 老百姓要的 vip 第43章 43 毕其功于一役 vip 第44章 44 老朱的震惊 vip 第45章 45 好圣孙 vip 第46章 突发!号没了! vip 第47章 46 请陛下定嫡庶之分 vip 第48章 47 孰为太后? vip 第49章 48 谋士以身入局 vip 第50章 49 定嫡庶之分 vip 第51章 50 我怎么可能会输?(求追读) vip 第52章 51 为了大局,再苦一苦老朱(求追读) vip 第53章 52 我真傻,真的 vip 第54章 53 这么多毛病,你瞧不出来? vip 第55章 54 好小子,像咱 vip 第56章 55 臣有一计,可使嫡长之位失而复得 vip 第57章 56 可知汉武巫蛊之祸 vip 第58章 57 我要学太宗 vip 第59章 58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 vip 第60章 59 你呀,就是太善良了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