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你告诉我这叫歼7?
A+ A-

  在随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常浩南一直保持着忘我的工作状态:一大早起床,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对几种进气道进行设计计算和性能测试。

  由于已经没有了电脑使用时间的限制,因此进度比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快,以至于常浩南在设计出一个满意的新机头之后,还顺手把歼7原型的大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以增强亚音速状态下的机动性。

  虽然这个改进在歼7E上面已经实现了,但那毕竟是现役装备,常浩南不可能随便搞到设计图,所以还是得花时间重新设计一个类似的出来。

  而在所有设计工作都完成之后,张漫甚至还靠着常浩南建模出来的3D模型,画了两张这种魔改版歼7进行空战的想象图。

  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毕业设计答辩有点类似,只是规模要大得多,现场会直接设置在一个大教室里,整个专业的几十号学生坐在后面,包括刘洪波在内的几个评委坐在第一排。

  这个年代教室里并没有普遍配备电脑,只有一台书写投影仪,可以把平放在载物玻璃上的图纸投射到大屏幕上,效果其实跟用投影仪放PPT差不多,只是需要准备纸质的内容才行。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其他同学还是评委老师,在此之前都没看过各组的设计方案,因此一个好看的效果图可以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第一印象。

  很快,就到了课程设计作业答辩评审的日子。

  当常浩南来到教室的时候,里面的人几乎已经坐满了,他只好带着另外三人找了个教室最里面靠窗的位置。

  都是大三的本科生,虽然专业课已经上的差不多了,但真的让大家去从头完成一次飞机设计,哪怕是最简单的设计也并不容易。

  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个作业的评分会更看重各组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是否正确。

  毕竟能够完整地设计出一架真正“飞机”的组别少之又少。

  不出意料地,前面几个组的设计都很中规中矩,基本都是航模大小的遥控飞机,很多算例甚至是直接仿照课本里面的。

  这样的作业不会拿高分但也不会出什么大错,评委们的问题同样是按部就班,差不多十五分钟就能结束一组。

  有些沉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黄志强的小组上场。

  黄志强亲自把厚厚一本装订好的设计说明放在了评委面前的桌上。

  “水上飞机?有点意思……”

  刘洪波终于来了兴趣,把之前一直放在桌上的眼镜戴了起来。

  其它三位老师也几乎是瞬间打起了精神。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人也把设计图放在了书写投影仪的聚光镜下面。

  虽然这个年代的投影画面并不是很清晰,但仍然能够辨认出图纸上画着一架机身下面带有双浮筒的飞机,这顿时引发了后面同学的一阵窃窃私语。

  “这是……水上飞机?”

  “好像是能载人的诶。”

  “是,你看纸上标注的尺寸,飞机有10米长,我勒个去,不愧是黄志强,真的敢做啊……”

  “说起来,我记得之前好像还有人说想要设计战斗机来着?”

  “那个应该只是说说吧,我觉得能设计出真正载人的飞机就很难了,战斗机……想都不敢想。”

  黄志强站在讲台上沉默了几秒钟,虽然听不清教室后面的人具体在说些什么,但不难想象出其它同学此时的震惊和对自己的佩服。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们小组设计的内容是一架最多可搭载6名乘客的2.5吨级水上飞机。”

  “飞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如下,采用简单可靠、稳定性好的双浮筒式结构……”

  “首先介绍水上飞机浮筒的外形特点及其对流体动力学的影响……”

  “飞机浮筒的理论计算方式如下,具体的计算过程可见设计说明的第23-25页……”

  “浮筒的外形和隔框设计如图所示,浮筒外载荷计算的具体过程可见设计说明的第32-37页……”

  不得不说,这黄志强确实是有些东西的,虽然这架水上飞机的结构平平无奇,但他的设计过程非常详实完整,甚至对一些关键部位的力学性能做出了具体要求,并进行了整体性能估算,应该说已经算是相当完整的设计方案了。

  仅仅黄志强介绍自己的方案就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当他说出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时候,整个教室内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包括常浩南都在鼓掌,真心实意地。

  “南哥,给他们鼓什么掌啊,你的设计不是比那个水上飞机厉害多了?”张漫在旁边心不在焉地拍了两下手就没有继续了。

  “4个人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设计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虽然整个机体部分很明显借鉴了已有的成熟设计,但是能把双浮筒给算明白,至少能算是硕士生的水平。”常浩南非常客观地评价道。

  “那南哥你几乎是一个人设计出来了我们的那架战斗机,岂不是更厉害?”

  “我嘛……自然是不一样的。”

  面对黄志强的设计方案,4位评委只是问了两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那份设计说明里已经写的非常详细了,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下一组,常浩南、周书万、张漫、吴懿范!”

  听到自己名字的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拿起桌子上的各种材料走上了讲台,在跟黄志强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似乎感觉到后者正用一种略带挑衅的目光看着他。

  常浩南有些可惜地摇了摇头。

  黄志强的能力确实很强,但是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态存在问题。

  不过现在不是操心别人的时候,常浩南也把自己的设计说明放到了评委面前的桌子上。

  厚度只有黄志强那一本的大概一半。

  看到这份设计说明之后,黄志强彻底放下心来——一架战斗机的设计内容只有那么薄,足以说明是个没做完的半成品。

  稳了!

  “歼7的改进型?”刘洪波看着封面上写着的题目皱了皱眉头,一方面是他觉得这一组学生恐怕是要搞个半成品糊弄事,另一方面,在题目下面还有一张素描出来的效果图,看上去……

  反正是不像歼7。

  “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我们小组的设计是一种歼7战斗机的深度改进型号。”常浩南说话的同时,吴懿范也已经把张漫画的另一张上过色的效果图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这个惊人的题目,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几乎直接引爆了整个教室的气氛。

  “我草,真是设计战斗机?”

  “能比黄志强还牛逼?方案做完了么?别是只设计了个大概的外形吧?”

  “我读的书多,你骗不了我,啥歼7长这样啊?逗我们玩的吧?”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重生1996,设计一架战斗机!(新书求追读)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第3章 现在的本科生都这么厉害了? 第4章 下一步工作(求追读) 第5章 歼7的改造方案 第6章 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第7章 方案敲定【跪求追读】 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跪求追读】 第9章 学霸之间,亦有差距! 第10章 歼8大战F22? 第11章 学姐怀疑人生了【求追读】 第12章 钞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第13章 你告诉我这叫歼7? 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 第15章 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婊 vip 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 vip 第17章 院士的青睐【上推荐了,跪求追读】 vip 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设想 vip 第19章 我选择留下【跪求追读!】 vip 第20章 中华儿女多奇志【求追读!】 vip 第21章 技术报国 vip 第22章 院士请去做毕设【求追读!】 vip 第2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vip 第24章 叶片翼型和积叠线的参数化重构 vip 第25章 从风扇叶片引发的思考 vip 第26章 发个专利吧 vip 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 vip 第28章 咱们会有更好的! vip 第29章 国产客机的遗憾 vip 第30章 一天,解决难题! vip 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 vip 第32章 出结果了 vip 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 vip 第34章 关键抉择【求追读】 vip 第35章 保研名额【求追读】 vip 第36章 作茧自缚 vip 第37章 歼7E总设计师的震惊【求追读】 vip 第38章 学年结束 vip 第39章 我,大三,给全学院讲课! vip 第40章 好好听讲! vip 第41章 要不试试美人计? vip 第42章 破格,直博! vip 第43章 新改型 vip 第44章 富士电机的小动作【求追读】 vip 第45章 降维打击的风扇设计 vip 第46章 航空技术,为您护航 vip 第47章 主动颤振控制,成功! vip 第48章 【求追读!】新舟,启航 vip 第49章 歼7F【推荐关键期了,求追读!】 vip 第50章 抢人 vip 第51章 【求追读!】八三工程(上) vip 第52章 八三工程(下) vip 第53章 直道超车【求追读!】 vip 第5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 vip 第55章 另请高明【求追读!】 vip 第56章 前往盛京! vip 第57章 思路转变 vip 第58章 项目进展 vip 第59章 这个机翼还有改进的余地 vip 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 vip